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4|回复: 3

怎样保证在减脂的情况下增长肌肉?

[复制链接]
huxin_hx 发表于 2013-7-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保证在减脂的情况下增长肌肉?
cm77777777 发表于 2013-7-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还是要分开   当然  一起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两个效果都不快  而且一起的话  肌肉涨了   外面还是包裹着一层脂肪' r( ]" L; p6 f' X, V! ]2 g
; a% Z/ m, x. D5 x' h
想要一起   饮食方面大家都懂的  少盐少油少脂肪   补充蛋白质  这是万年不变的节奏+ ^& R- U9 `/ x' V' @
运动方面   有氧之前  反复进行长时间  中高强度的力量训练  让肌肉充分撕裂   充分压榨肌肉的能量
( e2 c( O/ V9 O  {: W! W) Y力量训练以后   不要用持续强度的有氧   选择HIIT有氧训练   
$ q. N! `2 W% Y% b# d, D有氧训练结束后   大量补充蛋白质  ! p- [: y2 X  r9 l
刚开始  训练结束以后  人体是十分爽的  但是睡一晚后  浑身酸涨不已   可以休息一天  再接着练( ~7 t0 M  F$ m: s! s
时间长了  就会爱上这感觉  肌肉恢复速度也会加快   7 G" Y: [5 o7 P) k1 h

( {9 ^% q. {; Y6 y* j) n. O这是自己的经验之谈   因为我以前就是这样训练的   嗯  肌肉长了不少  脂肪也少了  但是肌肉外面还是包裹着脂肪% o* M6 y7 R; @) [

9 y: L1 o3 k$ c' I体重变化不大  还稍微重了   但是腰围却小了
. E, Q  W' H/ o# |3 o4 J" A6 A' w: K! E: L: z1 @6 c" B
现在只是进行单纯的有氧  稍微加点力量  正在看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超超` 发表于 2013-7-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是有 但不好实现 也需要你有很强的健身基础, i! z. l" k, b' M
一般的话,最好是单方面进行
" |8 [6 A1 d/ q7 |- I  n0 u这个帖子对你一定有帮助的/ U% @; O! k- F; P' _  h' y

' E5 g0 q1 j" {8 m- R) Q想增长肌肉?减少体脂?还是二者兼顾?在做出决定之前你必须明白,如果你全力以赴追求一个目标而忽略了另一方面,那么第二项运动内容肯定会受到影响,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两全其美,但是掌握好二者兼顾的人一定能够胜出。   $ e6 t5 n3 t/ q: X, S; z; v

! z: C. y- f, T0 \# ]& Q+ G
/ R8 j4 M1 A2 E$ D虽然增肌与减脂两个目标难以同时两全,但是你如果花一些时间确定自己的主要目标,然后据此做出一个明智的训练计划并认真执行,获得理想的结果并非难事。我们不想在此给你一大堆复杂的公式,而只是提供三个针对不同的目标建议。执行其中一个计划并不意味着必须长期不改变,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自己训练重点的变化做出调整。   3 P; Q, Q4 h8 g- T  c, H
3 ^; k) v. Q) {% k6 ^7 {: M

" B* [( R5 ]$ q4 O& `以增长肌肉为主要目标的有氧运动计划   # i. q! h* n1 W! b! R
6 c- o) c; z  N5 C) M
9 Q# h4 g  u3 J0 l
把力量练习以外的有氧运动限制在1周3次,每次30分钟。这样既可以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又不会引起可能的肌肉损失,最好的两个有氧运动形式包括划船与任何变换速度的反复运动。   3 o: I1 K' I! D  G! h9 j2 j4 U( j$ `
* P8 }, B2 p2 ~4 z6 V' k7 d: D/ E6 w  H

4 g& N: A  {8 B) i: y! j为了最大程度地发展肌肉,有经验的举重练习者通常会把身体各部位分成几个组来练习(比如胸、肱三头肌;下肢 背、斜方肌、肱二头肌)。练3天后休息一天,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在肌肉增长阶段不应限制饮食热量的摄入,因为只有身体处于“正平衡”的状态,肌肉才有可能增长。   
6 F8 O/ u; M3 ]% \
0 t" N- x% T$ T5 c% ?. v% H2 ]! b
* F) |0 x. z! w6 Y" P9 `- I另外,尽量避免把力量练习与跑步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因为跑步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以致肌肉不可能有生长的机会。当身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时,肌肉会首先被当做能量消耗掉,然后才轮到脂肪。如果你必须在同一天又练力量又做有氧,至少也得先练力量,趁体力与能量都处于高峰时,让肌肉得到充分刺激。   
- S3 T& E+ ?" x- z
' ?& F( k! f9 k9 w# e- e$ ?' l( _7 Q/ W' q
随着肌肉成分的增加,身体的代谢率也会随之提高,这会更有利于体内脂肪的消耗。   ) F1 v  B* J, ^

* d! b- s/ i6 k4 ]
! o3 A( m* x) y; V) }2 E以减少体脂为主要目标的有氧运动计划   5 M+ G7 _8 P" l4 w: p

1 ]# V! U) q6 e, w& z8 k' y' F- T+ F! r" f
每周需练5——6次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这样才能尽快地把覆盖在腰肌上的脂肪层减薄。否则腹肌练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当减肥成为主要目标时,饮食也必须注意。中低水平的热量摄入加上大量的有氧运动可保证计划的成功。当然在减去的体重中不可避免地包括一些肌肉成分。     Q( A- }$ @: A  x! _

, f. a5 ]: u1 p7 @+ d1 f
! c4 y9 `; f: s2 h/ S4 R% s大量的有氧耐力运动可使肌肉的代谢产生一些细微变化。负责输送氧气的慢肌纤维会得到发展,而负责力量的快肌纤维会有所减弱。这时你可能举不起以往能够举起的重量。在此阶段你不能完全放松力量练习,每周要保持两次中等强度的练习,间隔不超过3天。其中一次主要练下肢,另一次练上肢。   
+ L/ A2 _5 W( |9 N. y& e& u- @4 v* s+ B2 Y
& x4 j$ \# S) f9 X; @! D; Q
二者兼顾的计划   
$ P5 w: G1 o: C* t( ~  \* ]) |2 Y1 Y" I% F( l

/ W' i& a: A; j9 Z如果全面发展是你的目标,两种运动所花费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可以实行有氧与力量隔日轮流进行的计划。每次练习肌肉时,可以把下列练习每个做2——3组,每组10——12次。   
0 S3 i8 v3 z. X$ [7 {" `. |6 M  A0 x5 x& O% n7 M
$ x2 j' I1 \5 q' h5 x+ }& o9 A. C
1、平卧推举;2、上斜哑铃推举;3、坐姿划船;4、哑铃侧平举;5、肱二头肌弯举;6、肱三头肌滑轮下压;7、腿屈伸。   ( U& Q% i, M' P0 `; c( e& w
# e) a3 `2 J0 `4 d" m3 Z- M! T

9 ^( q: I7 I2 l在此期间,注意保持饮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平衡,要摄入充足的热量以避免肌肉由于大运动量而流失。保持体重的平稳是一个关键,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40——50千卡热量来维持运动消耗与日常活动的平衡。   8 J$ o7 L- l# D8 Z3 J* h* M

- Z, R' X* ?% s! E( Z  ~3 N" r
" }; q5 t8 @! f% d9 ?+ W举例:一举而得的锻炼方式   9 I7 }, {" N0 K
! w- f# X8 x! O/ r  `+ @" k# @

5 h$ f9 P/ x! C5 W' ?& t划船与变速的有氧运动可同时对有氧代谢系统和肌肉提供锻炼,因此无论你的目标是增肌、减脂,还是二者兼顾,都是适用的。但是这些练习强度很大,你必须先打下一个较好的有氧运动基础(4——8星期,每星期3次30分钟锻炼),并取得医生的同意才可实行。   
  ^& w, j! W4 ~0 L+ {) v6 W
7 B' ^, N7 @, [' y5 F9 T
3 Z6 ?  p& _1 f* C, t/ {划船可在室内划船机或天然水面进行。划船运动要求腰背、肩、臀等肌群同时运动,并能把心率提高到有氧运动要求的水平,如果你的体能充沛,还可进行变速练习。   1 [: P3 o: Y+ f6 i* x; f, B
9 V, C' G% }2 ~& M$ Q

$ `# `, p' U9 B变速有氧循环运动可在任何有氧器械上练习。在10分钟热身之后重复10个1分钟高强度与1分钟放松的循环,或者是20个半分钟高强度加半分钟放松的循环。注意强度把握要恰到好处,强度阶段不要超过1分钟。每星期练1至3次,这种练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你的有氧运动大量,同时保持肌肉成分。  
7 B8 W% k% Q9 Q6 ]7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子曰我能 发表于 2013-8-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硬客健身

GMT+8, 2025-4-19 06: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