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练杠铃,不过在囚徒健身里面看到一段,说肩部容易受伤的段落,大家怎么看?引用原文如下:
7 c* a4 w9 k- X$ u3 x9 v! R6 n$ H3 ?7 c
肩部疼痛与力量训练似乎天生就是一对, 就像火腿和鸡蛋、 爱情和婚姻一样。 真是悲剧。1 C4 S% L; t' z$ v2 L0 ~
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训练方式—健美、力量举重、奥林匹克举重、器械训练等,肩部疼痛在
- L$ S+ `. w9 i7 J其中都可谓俯拾即是, 事实上二者已经成了同义词。 如果你已经进行了超过六个月的重量训6 V; j2 U i* K4 o
练或器械训练,那你应该已经体验到令人不得安宁的肩部疼痛了——虽然可能还不算严重。
7 \( z9 U5 a$ e! L: Y$ h$ w如果还没体验到,那你可真是一个幸运儿,但如果继续训练,你会体验到的。" q, k# O. r* C: m% F
3 x2 U3 }. G9 _7 @ ?3 E% y
大重量的杠铃练习(尤其是推举会强迫肩袖承受很大的压力,* q) \! l% l$ G5 r& E
其周围较大的肌肉,比如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等都很大很强,且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对都& l2 p9 i& A, g$ F- X9 ~
很直接,所以可以承担反复的大负荷工作,但是相对较小且更复杂的肩袖,则不适合这种不
/ U& O- X4 |2 \1 i自然的重量练习。4 O0 M4 A, W9 x- H2 H# U
只需一次杠铃训练, 肩袖就会发炎。 几乎所有的重量训练者的肩部都将面对不同程度的# [. T7 m6 f( |9 a% H
拉伤、 损伤。 起初往往很轻—肩袖和相连的肌腱只是会变得敏感、 发炎。 这时, 那些受到“块& s7 L& J( q$ D* B2 A; [
头增大”鼓舞的训练者往往会继续练习,从而使问题加重。由于肩袖跟不上周围大肌肉的发1 {. x5 X; \6 Q' K4 A) Z
展速度, 随着后者越来越大、 越来越强, 这种力学上的不平衡会使它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
$ _( p( o3 i. B1 [/ `1 }2 P卧推和肩推的重量会越来越重,对肩部的慢性损伤则不断增加。不在健身房的时候,训练者
7 a; K; ?7 v G" N不得不尽量少使用肩膀,因为那儿动起来会疼,会噼啪作响。日常活动的减少最终会导致肩4 t9 ~- m& \8 J$ J3 ^
部的柔韧性变差、深层血流减少,而这又会使问题进一步加重。最终结果是无休止的病痛,
5 V, {. D# l) D* T S, P比如肌膛炎、肩部撞击症、滑囊炎和冻结肩。几乎所有高水平的举重者都活在肩痛中。资深! {2 z% i! ?5 C5 k- K/ G. q6 e
的健身房鼠辈也许看起来块头不小, 甚至也确实强壮, 但我敢打赌他们肩部的健康状况都很- ~0 V; t9 ?- C2 E+ g" C6 w
糟糕。在关节镜下,你通常会看到他们肩膀的内部就像被狂轰滥炸过一般。大多数持续锻炼
- h$ t% [+ |0 N( r7 ?3 {10 年以上的资深举重运动员,都经受着某种肩部关节炎症。运气差的最终会有一块或更多
6 N( c- L* R' o- X1 r6 w o肩袖肌肉彻底撕裂,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不管他们是否继续进行日常医疗,还是坚持各种5 q% v( V5 y. v) S& C
物理疗法,疼痛都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1 B) \- c9 k: t. L; p3 D
) z% e6 U* T! D
自然的肩部动作与做作的肩部动作
" F( F* g4 B, R2 P' K. A许多力量训练者都认为,只有一种方式可以用来应对肩部疼痛,那就是学会与之共处。5 c2 u$ @6 y. C: Y) ]! t
这太可悲了。在此我得告诉你,事实并非只能如此。信也好,不信也好,的确有一种方法既/ a8 f) ]% ]# t) v) E, K" w/ f
可以培养大块头、强劲有力以及有实用能力的三角肌,又不会伤害肩膀。但是,为了理解这+ w' |2 w# E# |$ i) `9 x
种方法,你必须先明白那些人错在何处。/ g7 d! j- U6 L6 l5 i {, `' f
确实有些地方出了错。疼痛并不是训练的孪生兄弟。事实上我深信下面这种观念:如果
! g+ W" S, ^; V+ z+ u. r训练不能逐渐缓解身体的疼痛,那肯定是你做错了什么。8 t% n. [; z& ^' s, u- T+ H
为什么重量训练会引起这么多的肩部疼痛呢?有人可能不假思索地认为肯定与重量太& U" J4 @ I( C- X5 m
大有关,实际上,这与训练中所用的重量无关。人类身体的力量可以达到非常夸张的水平,' t& c7 F1 \" d/ z& ~( k/ T
而根本不带有关节问题。其实,人类的身体在本性上就是想要变强的。问题在于所采用的练' \+ G+ B9 n5 K) e, G% w
习动作,那些对人体来说不自然的动作。如果用自然的、本真的动作取而代之,那么疼痛也
) Z% @2 O) l1 m% M. p0 m将随之而去。人体就像一台设计精细的机器,使用不当就会出毛病。如果使用合理,让身体3 F8 q) X% a' m9 b. Q5 D* W- A* f+ t
做它本该做的事,就不会出问题。. k# M1 B5 i5 D; ^" a, c
让我们花点儿时间分析对肩部危害最大的两大“罪犯” :肩部推举(军体推举、颈后推, h$ W8 M+ R' K$ m/ h2 p( m
举、挺举等)和仰卧推举(包括模仿这些动作的器械运动,它们同样糟糕) 。做这些动作时,
# c" V, U& h2 f所谓的“正确”姿势都需要肘部外撇,从而刺激大肌肉群。尤其是在练习肩部推举时,肘部
& t3 n- a5 f2 z% H: X; G7 X/ w+ i应该处于身体两侧, 据说这样可以刺激三角肌中束。 这就是人们发明颈后推举的原因—将杠. m o! Y: _ `, T
铃置于脖子后,的确能够强迫肘部外撇。做推举动作时,要肘部保持不外撇其实非常困难,
5 F# L& |. W1 H+ n- w在使用宽握姿势时更是如此 (这也正是宽握姿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 卧推也好不到哪儿去,/ f( w# `9 [) m
将重量压在胸部之上必然会迫使肘部离开身体。在健美界,肘部远离身体,几乎与锁骨成一3 k/ M) w- T% o& c
条直线被视为举重动作的 “完美” 姿势, 这样据说能够给胸部更多刺激。 在所有推举动作中,
4 _3 H+ M% n3 O9 ]“全动作幅度”通常是被认为是好的,这意味着横杆接触身体,然后再被推离,直到双臂伸
4 ]) o/ @! H, ?2 J, G1 G直(或几乎伸直) 。
e$ `4 w# ~7 t: n; c从人体生物力学角度看,这些动作及其各种变式完全不自然,尤其是被视为“好姿势”$ ^& w1 W+ X8 o, Q
的两个标准更是如此:1 U3 I# @: W' ]# n1 j3 O5 @& C
1、肘部外撇到身体两侧。4 ^* v$ ~5 F; |$ A p g8 |" Q
2、在动作最低点时,杠铃横杆接触身体。0 K$ @: x/ X# d0 {' P
如何证明呢?想要理解什么是人体的自然动作, 最好先看看人们的本能动作。 让我们找7 K: q5 o5 n: t) l
个与肩部推举类似的日常动作(比如看看父亲举起自己的孩子) ,你会注意到,在本能的上
) l" J$ N& x" d5 m3 m举动作中,肘部并不会外撇,而是保持冲前。其实,不管你让谁把某个东西举过头顶,只要( i$ O3 e% L+ b2 i/ B
空间允许,他的肘部总是会保持向前。肘部向两侧撇是完全不自然的。再来看看另一点——3 F0 Z) C& ]1 M" `! m: F( A, a
让杠铃接触身体之后再将其推起, 我们可以想想与卧推类似的本能动作。 无论是推动抛锚的" `6 L- W2 H/ q; ]4 f
汽车,还是把攻击你的人推开,你都不会让所推的东西先接触你的胸部。开始做“推”这个( B$ {$ D) q# n3 h
动作时,我们的肘部只会半弯曲。身体会很自然地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会更有力、 更
: C* S9 v: W8 H- k% s h" Y稳定。# P/ W u! s2 p' P6 I6 i/ t
如果能够按照人类的本能去举重, 健身房里就几乎不会有慢性伤痛了。 但是俗话说聪明* d" ?7 w5 I* s# W6 ?) v6 r
反被聪明误, 人们往往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不自然的动作, 而我们在进化中没有适应这些动作。
, N: X$ V! V' c4 z0 A然后我们会纳闷,训练为什么会与疼痛相伴!6 y5 h( V; \( q0 z* u3 r
上面关于自然的推举动作与做作的推举动作(肩部推举与卧推)的对比,与之前关于肩
8 g* y" w! k8 Q/ E7 I袖的描述密切相关。我说过,夸张的动作会引起肚骨在肩关节窝中急剧扭转,这时负重的肩
8 V' i- A, ~+ |6 W/ A1 {1 B" k袖尤其容易受伤。肩部推举和卧推都属于夸张的动作(肘部一直保持在身体外侧,又让杠铃6 f) \: D: t. g9 L( M1 w
下降到胸部、颈部或肩部) ,也就是说都会导致胧骨急剧扭转。肱骨与肩袖相连,而肩袖又4 ^* D! a: g2 C- Z; r
承载着大重量杠铃的全部冲击力。 如果你去除推举过程中的这两个因素, 你就几乎去除了所* D* O% t8 X: {7 }6 l+ l3 @3 d
有的肩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