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饮食运动与众不同 " w( v! K" N$ W& ~1 S% V) ^7 T
+ y1 S# ~5 ^: X) o# m$ b
! z6 ~: k$ o9 ^% s- J" f
在糖尿病中,常见的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而1型糖尿病只占5%左右的比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和运动有无特别之处呢? ' z L }7 X1 i+ g: d( v
: U+ o. O# X5 a8 d7 z# w/ P 与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病情更严重,往往发病年龄轻,多见于儿童,也有少数患者成年后才发病。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介导型糖尿病,患者常具有某些类型的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在受到病毒感染和毒物损害后,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发胰岛B细胞发生胰岛炎性改变,从而使B细胞受到破坏,不能分泌或分泌很少量的胰岛素。 6 s: m7 ]* F( h3 p
到目前为止,1型糖尿病都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而口服药对1型糖尿病无效。即使在疾病初始阶段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很快,所有患者都将要终身进行胰岛素治疗。除了胰岛素治疗以外,它还具有与2型糖尿病不同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原则。
- T! m% J5 `+ U0 W4 `) B3 l0 ]$ t+ Z' V `$ B4 Y' _1 N
饮食
* d& ~+ O+ ~4 t3 f7 N; U2 f' }4 |, o. q9 U1 [" \* j# q
2型糖尿病比较强调限制饮食中总热卡的摄入,并强调通过合理运动促进热卡的消耗。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也比较注重能量摄入和输出的合理性,但更强调胰岛素治疗、饮食和运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 - k' b f6 t! U1 }
, P% D/ h& y6 L' T% U9 Y 首先,患者应在自我血糖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每日的活动量,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饮食量和餐次,严格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和血糖的较大幅度波动。
2 J7 o h, M4 e* t
: T& | ]$ _7 r 其次,患者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平衡膳食以保证足够营养,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总热量的制定因人而异,在根据体重计算总热量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活动量、饮食习惯等因素。
/ d5 X1 D- f% v) n8 }/ U
5 ?) Q. M" q+ ^9 [0 H- p2 l% A 运动
8 H7 {( Y9 L/ [) W; \" L2 [. C2 ]" v; R9 \; }/ b+ F
运动也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应鼓励其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跑步、跳高、跳远、广播体操、游泳等均为理想的运动类型。运动原则是: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5 R6 v! r3 l+ I4 N. p& N* X. u5 m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必要时将胰岛素改为腹壁皮下注射,以免运动时吸收过快,导致低血糖发生;(2)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者可于运动前有计划加用少量食品;(3)运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服装,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4)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最好能够结伴,既可给予照顾又能增加乐趣,更利于坚持。 5 z: K$ d" b; o: A
: v$ W E6 G( O* F5 E0 D
“另类治疗”展望
' |& n: }- d/ R7 ]& w8 `3 G1 y2 D- j2 c, e1 l& w1 ?# g& f
目前,虽然1型糖尿病患者还离不开胰岛素治疗,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特殊治疗方法正在研发之中,其中部分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初步疗效,如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等。虽然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的适应证和一定的副作用,目前还不能成为主流治疗方法,但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人类一定会找到一条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让1型糖尿病患者从此摆脱注射胰岛素带来的不便和烦恼,完全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 t: ]9 J7 Z+ R; {, F# I
1 \5 N% N3 J( y) R# x6 G 温馨提示 ; Y7 |! ~' t# {1 n
" B6 @0 i( v2 q& { 由于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并控制饮食,随着病程的延长,很多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病情。因此,家属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也应该尽量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积极地面对疾病。现在,一些大医院开展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厨房”等活动,一方面指导患者如何合理饮食、享受美味人生,另一方面也为患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诸如此类的交流活动都能为患者带来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帮助他们从精神上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