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在《健与美》杂志看到了跑步中的“配速”,找到一篇很好的帖子,希望给热爱跑步的跑友们一点帮助。
: j# d2 J# T7 p' P# s
" o" A& y- q/ Z, u) S- c 跑步距离上了10000-42195米配速非常的关键,尤其是半马和全马的配速。
4 J* ^% `+ J% h+ }+ T2 G9 |! X 有些跑友在训练或是比赛时体力提前透支,造成后段负债(崩溃)。这种情况通常是:前面猛冲,速度过快,呼吸急促、乳酸堆积加快所致。比方说:你平时跑5000米用了吃奶的力跑了20分钟,你用这个速度跑半马或全马肯定失败,而且还败得很惨!要记得马拉松长路漫漫,急不得!还有些跑友在前段甚至全过程跑得太过吝啬(严重保守),体力过剩而没跑出理想成绩。这种情况通常是:这是平时只照自己感觉跑,没有经常进行时间测试,对自己的跑步实力不了解加上比赛时有所顾忌所致。经常测试各段距离跑步用时,了解自己实力很重要。( ~ i' _ v0 e
如何定位适合自己的跑步配速呢?
$ _* T) @" O" Y! X! Z0 ] 用5000米、10000米、15000米、20000米、30000米、35000米测试,这其实也就是对耐力的测试。每个项目你计时跑N次,当然不是连续跑,过段时间再跑同样计时,如果你第一次跑该项目的全过程都很均速,太轻松了就要加速,太累了就要减速,取中间速度(不轻松也不很累那种)时间。
7 P3 ^$ M) L% m9 U( B4 u9 j 配速计算公式:总距离(米)÷总时间(秒数计算)=每秒距离(米);1000米÷每秒距离(米)=配速0 m1 X% b( ~1 r3 B, e
对自己的实力了解了就可直接将距离和目标时间输入跑吧配速计算器,就省多了。知道自己的配速,在比赛时就有分数了,配速跑过了35000米你就可以知道你全程能跑多少时间了,八九不离十。团体训练时练配速最好,比赛当然不用说了。配速定好了,一个马拉松的分段配速时间如何记住呢?% [: m; ^9 S& [9 {8 p
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还没达到一定水准凭感觉是很容易出错的,脑记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记住,等你把时间算出来可能已跑了1KM。有些跑友将每段配速时间写在手腕上,看手表对照配速时间,快了要降速,慢了要提速,一路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
" w# D! A6 e# o& y" z' e 好好练吧,祝大家一起跑出好成绩!!
: P+ {% K. W6 x0 @0 u 对于马拉松来说,配速很重要!找到自己的适当配速不容易,在激烈热闹的比赛现场,坚持自己的配速计划更不容易,新人总是热情高涨前段高歌猛冲后面歇菜。合理的配速是比较客观的标准,现场同时也要随机应变。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配速和坚持好自己的配速,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努力才能得到!是的,配速很重要,但有时因气侯,温度,身体状况等问题而影响时间速度的。赛道和天气算进去的话,太难。可以在马拉松前4-5周,跑一个短距离15公里到半马来估计和确定马拉松的目标。比赛时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调整,但调整的余地非常小。调整只是为了跑的更顺,不是改变比赛目标。因为前半程感觉总是很好的,不好那肯定目标高了或状态不好。下半程到最后发现目标保守时,已经赶不出几分钟了,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去冒风险,又不是能拿到奖金。完成目标就能很高兴了,所以要跑的好的话,成绩不会快过目标2分钟,跑砸了,慢就没底了。用目标时间除以距离,就是你的配速。如全马目标成绩330,配速就是5分钟一公里,跑圈就是2分钟一圈。平时训练时,尤其是长距离跑时,要以配速为准,让身体适应这个速度下的能量供应,适应身体的疲劳程度。比赛时按照公里牌来计算时间,争取平均速度通过全程,这样是最理想的!新手或是没测试过自己实力的时候,只能先从;实际速度找出自己的配速,在不了解自己的情况定目标时间不太实际,了解自己实力后再定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找到自己的配速。是这样的,一般都用万米速度来估算出自己的马拉松成绩,从而得出全程的配速,然后按计划来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