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91|回复: 5

请问大家练哑铃的时候的吸气呼气方法

[复制链接]
canyi 发表于 2010-7-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不是用力前吸一口气,用力的过程中要屏住呼吸,用完力之后就呼气。
$ D, U' ]6 V+ f( z然后再吸一口气,然后再用力,如何反复,对吗??
4 T3 G% p5 f) T' I, n# g有经验的说说,希望有权威解说。
jerry 发表于 2010-7-2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呼吸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不要屏气。这样容易头晕。要保证吸入大量氧气。
7 K8 Z: Y) e/ R) `3 @0 c0 s" v- B4 R7 f
冲击极限重量时候会屏气,目的是固定胸腔躯干,但时间要短。
# o" w% s: N8 b! ~! r+ I  w- [( U
一般可以发力的时候呼气。具体还要和动作结合。9 S- |7 ]' |6 u& e& B$ g

* H* r" P- o+ V6 r2 s3 I3 Z/ Z6 J% S动作、呼吸、意念(控制肌肉)这些是一体的。仔细体会实践过一段时间后,会熟练掌握,然后可以加大重量,开始超级训练~! G" _& Y6 l+ p$ m

5 s% s8 k7 I1 _3 l0 H- F' d+ Z' `6 b$ Z: U' ]+ H* @
; b: ]' v2 R! I. ~0 ?. h3 ~  `3 P
以上是我自己的体会,下面我给出一些文章。从我们论坛“呼吸”版块转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10-7-24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健身训练科学的呼吸方法

1 s9 m: H1 l" q' l0 o- o
5 t% }) h% t, X' }我们知道呼吸是提供人体所必须的“氧”。准确的呼吸方法,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帮助在完成动时集中注意力;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和防止受伤。9 G2 w# M' ?0 k) N. q

. N7 e0 U  x2 ~  (一)基本的呼吸方法有二种:
: o% E& f2 c' t7 s7 o- ^* L: F( V- F; j# @
  1、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吸气,伸展还原时呼气。
1 r! T: C9 {# Y6 G/ N: ~3 K3 S4 d- Z7 _% I* ?
  2、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呼气,伸展还原时吸气。* g* }) G8 N) ^4 f8 ?- T/ |7 i" }

, a* F: o& @- p4 y6 [& W$ q  这二种相反的呼吸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中。很多专家都有过论述。但是这二种呼吸方法。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用力的过程中,避免采取较长时间的憋气现象。
' |% B+ A. r. d. v/ ?/ ?1 i
8 w, m  n  K$ B$ P  (二)在健美训练中,一般习惯采用的呼吸方法;1 n2 |1 S4 ?5 `' l$ m& G) i( T

, k6 k( ?8 p1 b0 f/ O' S  1、极限或大重量时采用二次呼吸方法。4 r4 D0 Z, P9 N

0 m2 v: l2 a% ?4 G5 G   动作未开始前,先进行二、三次深呼吸。运动开始时吸气,一直到“顶峰收缩”或动作到位时,即先作极短的呼气,紧接着连续地作短促的吸气,直到动作接近回复前一段或还原时呼气。
2 a* e4 F$ o# V" S* t( r6 t; S  y& C  y6 n- O
  2、根据人体生理现象的呼吸方法:9 a* K1 D' I" A- I$ P& W
3 D/ K+ @, L. ?1 G1 z8 l1 `
   不管在哪一个动作中,当胸部肋骨和肺部在扩展时,采用“吸气”,胸助骨和肺部处在压缩位置时,采用“呼气”。这种呼气方法,使肺部不会产生受压缩或憋气的现象。
9 {' U; n9 A" Y( o; C; @' b$ z4 F1 \  P. D
  3、在动作的全过程中,从“开始位”到“完成位”,作为一个呼吸单元的呼吸方法;它是动作一开始就“吸气”,直到回复到超过中段或剩下最后的1/3时“呼气”,直到开始位。
3 `. n6 R# P' W
3 D( ^1 E" u, r' E- {* L' i0 v  在健美训练中,动作开始时,主动肌有处于“伸展位”或“收缩位”。2 t' w8 T! x4 v* X6 m) M& T) e7 z
& v  U$ q0 ~: O5 o% ~; \  A
  例如:在锻炼,肩、背、肱二头、前壁,小腿股二头和腹部时,“开始位”大都是主动肌处于“伸展位”。5 ?: q) {) _4 R( b$ O9 U
& l) P- a; r" B9 _
  在锻炼胸、肱三头和腿部时,“开始位”主动肌大都是处于“收缩位”。但个别情况也有处于相反的位置。
6 y1 b6 X) @/ H* S1 j& w5 ]
1 D6 m6 a3 ^& n- w$ T6 C5 E  总之,在健美训练中大都是采用“中等重量”(一般在85-90%)和多次数(6-12次),不是采用“极限重量,少次数”。因此,很少会产生“憋气”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10-7-2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锻炼中正确地呼吸
+ g9 I% n4 w7 e  Q! H9 [

( B  H& k' d( {7 `! n4 l4 r健美锻炼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的运动。锻炼时要求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否则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等现象。这里向健美爱好者介绍几种正确的呼吸方式。
$ ~* |2 P1 i" Q  |, j! H: e& g& b, f! x. F
  一、同步式呼吸法) Q, w3 ~& L9 T" S4 w; h
5 [9 A7 k' Z1 ^, B+ k, s
  每做一次动作进行一次呼吸,呼吸是在动作过程中完成的。
/ Y! Q$ A% B  G$ x" x9 x/ B$ I  t. E" i- `, q
  1、肌肉收缩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肌肉伸展时慢吸气。一般在负荷较重、仰卧位做动作或须固定肩带和胸腹部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比如,做“颈后宽推”、“仰卧推举”、“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胸部练习时,为达到尽可能挺胸沉肩的要求,允许深吸气,如“仰卧飞鸟”,但闭气时间一定要短暂,呼气为喷吐式。$ A+ H! W- p* A
  2、肌肉收缩时快吸气,肌肉伸展时慢呼气。此呼吸方式与上式相反,吸气时快速有力,呼气时缓慢深长。一般在负荷较轻及退让性练习时采用。比如,做“哑铃弯举”、“立姿飞鸟”等动作时采用。这一方式强调的是意念集中。( \; }. f) X$ H4 I
( G. o4 _6 N, J9 v( x& h, p$ e8 [
  二、非同步式呼吸
1 o) x5 Y0 {' a. @( i) i) |
6 q6 |) n/ W/ r  V2 J$ o- T5 D9 l  呼吸频率与动作次数不相等,呼吸是在动作间歇时进行的。7 {. c1 J! u2 ?5 h
7 F9 ]3 Z8 ?6 C5 \" b: g( s' b
  1、几次动作一次呼吸。连续做几次动作后暂停,做一次呼吸,再连续做几次动作后再做一次呼吸。此方式在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重量轻、速度快、精力充沛时,或做准备活动时常采用。比如,做“俯卧撑”、“双杠臂屈伸”等动作时采用。
6 s1 J0 M9 e7 E6 B  2、一次动作几次呼吸。在大重量负荷(所能承受重量的90%以上)或身体接近疲劳时,调整一下呼吸,以便再努力完成一次动作练习。比如,做“杠铃深蹲”、“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强调的是超负荷训练。
" @$ {8 u% L) Z- Y' R, V! x. K- H$ p' J
  三、自由调节式呼吸法
. L- X) c1 M) k$ O
3 A" z! x3 v+ c8 F( U! w+ z5 U  在进行小强度训练时,呼吸常采用自由调节式。“提踵”、“慢跑”、“骑功率自车”时一般都采用此法呼吸。) Y" C0 X6 W* Q& D0 I) M) e
4 c; P; r6 B4 C; \& V! B/ v
  总之,健美练习时的呼吸方式应随动作而变。正确的呼吸不仅要起到“给氧”的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rry 发表于 2010-7-2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办精彩健身网,发了2000多篇文章,自己全部看过。很多文章有很多观点,其中经常有看似矛盾的说法。
9 I8 v# D$ S: [' A" w: `/ B2 V; E" t9 r. f
比如蛋黄要不要吃,吃多少等。我认为都是正确的,只是角度不一样。只要懂了呼吸运动的原理,我们就知道应该怎样呼吸了。& z" J/ N$ f+ y' G, @8 h

6 p/ p2 F4 [/ o2 d  `* Z; |- K推荐系统学习的知识:运动生理学的呼吸系统部分,肌肉解剖学的胸部和腹部肌肉解剖部分等- g  w& l- U& u1 j
3 P1 s7 {( `$ z. Y( V  I4 |
安全锻炼,健康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anyi 发表于 2010-7-2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太谢谢了。终于解决了困扰我多时的问题。我决定采用肌肉收缩时呼气,伸展式吸气的方法。快呼气,慢吸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硬客健身

GMT+8, 2025-4-19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