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肌力与肌耐力有何分别。基本上,重量训练主要是增强肌力,亦即肌肉之爆发力。当然肌耐力也多少会训练到。而真正的肌耐力指的是肌肉的持续力,有别于肌力的短暂爆发力,换句话说,短跑选手使用的是肌力,而马拉松选手比的就是肌耐力的强度了。
1 g- |! O) d/ [- f: ^
& y- A6 i2 H6 O) {5 ]重量训练也分为训练肌力与肌耐力两种
8 w" j, a% A' I训练方向
, [3 k% j4 E6 ^5 t/ o8 Q训练方式 训练内容
2 S0 M6 @- s4 o8 n2 d' D# [/ f! H; ?肌力
; Z0 e/ y" V7 b2 K- Z5 w举的重&次数少
, u: W8 N$ h, @传统的累进式抗阻训练就是训练肌力为主,因为举的重,次数少,就是以肌力的增强为主要而设计的训练,而肌力的强度与肌健的剖面面积大小成正比,因此想要将肌肉练大的话就是使用这种训练。! z0 }2 |1 }& r+ Z" P8 e" C
健美先生所从事的多为这种训练。
% \4 V( V4 f2 I+ R) b, W肌耐力+ _0 s0 \& r' f; b6 ]+ X
举的轻&次数多
; Y2 N7 T5 t) M而肌耐力则刚好与前者的训练方式相反,以次数多,重量轻为训练的主要重点。因为这种运动长时间的燃烧脂肪,所以可以强化肌肉的线条与曲线,也适合办公室族减肥。 7 t. [: F: o9 s' O& Z: D: q
! W& y3 I% d. g$ E0 d
一般训练时,多以两者并行,不过是以肌力训练为主,而肌耐力训练只是当作暖身而已,虽然说肌肉越大越好,但是也要有一点线条才会使肌肉漂亮,否则就会练成个所谓的熊样,或是被人认为是胖而不是壮,那是很悲惨的。 |. F! Q1 ~0 ?6 W
7 b; m! q. [" ?( l8 u4 g. Y$ L重量训练之原则
' T: Y* P, Q4 O( \/ R( j3 p
4 o! z8 G q7 v8 z先说明一些专有名词,以便了解下列原则。1 q+ Z2 I0 `$ w6 Y9 x% b
次数; r a0 R0 o" K& D+ {, _" `
Repetition 在一重量负荷下所能做的次数。
0 M3 {( p$ h. P( I' ]强度
1 t* n/ j9 t0 E$ l" rIntensy 强度指的是重量或阻力。
# Y$ Q5 {3 @7 [# I4 Q: @最大反复次数
/ B2 e# b8 U$ n; dRepetition Maximum, RM 它用以叙述次数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即在一负荷(重量)下所能完成最高之次数。如只能推举一次(第二次举不上)150p的重量,则称为1RM。这个很重要,下面会常提到喔。
, v. R; e. ~- N4 U/ H: i回合+ ^) W+ q$ D) |7 V$ m! F- E3 H
Set 在不同休息时间后所崇是训练的回合次数。
, J5 B3 @- X( |, |总训练量
; F, l; ~% p/ j6 s/ s; mTotal volume of Work 即强度(重量)乘以次数和回合的训练总和。例如卧举100p,每回合5次做三回合,总训练量即为100 x 5 x 3=1500p
3 L( ?6 u7 y1 D: B' k" t8 N' Q; x- i' e
超负荷原则- j V% {3 h: s8 n
Overload Principle
* H3 f+ h" g( }. r/ i2 |# i超负荷原则是重量训练最重要之原则,它使用比平常高的总训练量来刺激肌肉细胞,而使其适应成长增加力量而使肌肉更为强壮。为了要达到肌肉超负荷原则,那一定要增加平常的总训练量
" c$ v1 U/ Z2 X$ |( Total volume ),有两种方法可达此原则。
8 E {1 M) g8 y; ], I( b$ ~# k2 b
(1)增加重量或阻力(强度)
0 x6 ~% f4 _& a: v$ _5 c. v( }2 D
# U; M. S1 k8 B7 q* s- H(2)增加次数回合
0 a4 U0 w3 W6 z! q0 p, E2 V5 z, m6 R2 ?# }: b( I5 T
虽然没有最佳的次数与回合组合,不过通常以3回合,每回合8~12下,为最常使用组合。而且根据最近上网得知的消息,三回合中,一定要有一组是10次,理由不详,原因亦不知,总之给我照做就是了,不会吃亏的啦。) O9 g2 B3 H1 b& G2 x" f; N
4 @) o9 B; V( t/ d( ~ o. e- ]" g逐渐负荷训练原则: K, o- c) T3 m) h6 [; A- O* }4 |
Principle of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在重量训练过程当中,肌肉会变得越来越强壮以适应所负荷的重量,因此需要不断的增加负荷与阻力来促使肌肉的进一步成长。那重点来啦,要何时才需要增加重量呢﹖
0 A" [$ [ f/ O0 Y& c& b! [/ P
2 Z! C5 B) G5 Z1 T首先,要找出各肌群每三回合平均 5 RM之重量。再训练一段时间后,由于肌力的增加,会由 5RM增加至10RM,这时候恭喜你,你可以进阶啦,再增加重量至新的5RM,如此的反复增加负荷与重量即为所谓的逐渐负荷训练原则。' g% E* \" D; j* M& a9 v- c) ]/ o
另外补充一点,若以增加肌力或速度为主,则每回合次数以5~8RM的重量为主;若是要训练肌耐力,则以每回合15RM以上的负荷为宜。
1 O% ], a8 [- m- f! }! t( b) a7 h- K; o0 w2 p1 [. n. r
4 n2 i9 L+ D1 X3 r9 J
( y5 i+ K/ d5 s8 h# Z训练顺序原则
0 }, E S! C2 l( fPrinciple of Exercise Sequence有两种顺序对肌肉的训练很有帮助,照着这种程序较有效果也较不易受伤:7 d" E8 z7 c0 y @( ~
现在假设有10个肌群要训练6 ]+ }1 ^0 ^& Y) d$ J( A
9 J1 I& {& u. [ H l7 ~0 k(1)第一回合将10个肌群按顺序训练完,然后休息一下,再来第二回合再按顺序训练10个肌群,然后不休息,接着第三回合。这三回合之肌群训练顺序皆相同,只是第一与第二回合之间有休息,而第二与第三回合之间没有休息。" F6 v a7 `( T# G: c. M7 V
Q7 ]% x# w) Z- B(2)每个肌群各连续训练三回合(每回合间当然要休息啰),然后按照顺序练完10个肌群。这个方式比较疲劳,但是也满有效的,我就是用这个方式练的。 C" ^/ z4 R0 w6 Z/ [' t0 ?0 Z q
4 f( \! e7 l. B% M* |3 N+ a9 u' t休息原则
6 Z! B+ z% i2 }5 o/ C( VPrinciple of Recuperation千万不要以为要一直练才对肌肉有益,练的多进步快这套一般运动的理论可不适用于重量训练喔,健身除了拼命吃,拼命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拼命休息,通常每5RM~10RM之训练会很快耗尽肌肉之ATP与PC(就是所谓的磷酸肌酸啦)这些高能量磷化物需要2~3分钟的时间才能恢复,这就是为什么每回合要休息2~3分钟的缘故了(但是我在GYM训练时大都休息30sec~60sec尤其是腹肌,不能休息太久的)。另外同一肌群不行连着两天训练,至少要让肌肉休息24小时以上,所以为了顾虑肌肉得休息,有两种训练的方式给各位参考:9 O o! M: T d% A* o
% a* P6 t# |/ ]9 U: r(1)Alternate Day Routine 隔日全套(全身)训练 :
c0 V# }* R: h2 H+ }1 o每周练3或4天,也就是练一天休息一天。......适合懒人。
; @; P! z) O. {
- A; }* O0 e8 c# p/ }+ _. q(2)Split Routine 连日半套训练 : . ~5 t' e, c3 X0 t0 l# p" e
每天练,但是每天都练不同的肌群,例如今天练胸部与手臂和肩膀(因为这三者的肌群较有关联),明天练腰部与背部,后天练腿部与下半身,然后大后天则重复今天的训练部位,一此类推每3天为一个循环;也有人是星期1、3、5练上半身,而星期2、4、6练下半身,这样肌肉既有休息又不会浪费时间,只是比较累而已啦,但是想要有健美的身材就要不怕累嘛!是不是啊﹖
9 Y: }( w2 T0 Y$ |3 v$ S# r( v" W! L2 U/ H
8 `+ @4 U6 d' `# z1 z% @2 b/ \5 R
2 Z& j; h. E" |; d3 |. d* A! ^" U- u重量训练系统
2 g& U/ `! A" z. h& `7 b$ f
4 u4 m6 L) B8 N i. d重量训练系统有许多种,在这里介绍 9种常用的System:
$ M3 f, B1 j! i' S
- ~3 g W% c4 R( a* C% B3 lDe Lrome & Watkin System :起源于1948 A.D.,将训练分为三个回合(Set),每回合采用10RM之不同重量训练10次,共30次。当10RM增加至15RM时,再重新增重至10RM之重量,他们认为6RM对肌力的训练效果最大。' d% q; ^3 B; e
# z) }7 L' L. T+ ~- i' l$ K) L
1set = 1/2 10RM x10
, F4 s& M+ O+ n' O4 B2set = 3/4 10RM x10* }$ f2 K' Z, { z- D; [7 q
3set = 10RM x10
1 q- |4 X9 n! }. b6 Z- Y9 c$ U; l$ `2 z! r0 n: U
Oxford System :可能是发明人叫牛津(Oxford)吧,所以这系统才叫Oxford,不过这不重要。这套训练跟De Lrome & Watkin System完全的相反。& k: d, ^5 n5 D m4 o i+ e) ]
+ g8 q& j) h9 d# a( n1set = 10RM x10
, `4 l5 r) l$ I5 I2set = 3/4 10RM x10
5 }! Z: ~3 v' m( p% O3set = 1/2 10RM x10
4 @9 F, L5 ]" F; ~# X% Q F7 @2 R" F9 ^/ G! ~# o- S9 X" c
Pyramid System(金字塔系统) :4 P& |/ ?. y) |" y& r& [3 d
这套系统常被健美训练者采用,在训练一肌群时,使用较轻重量,实施许多回合(Set),而每回合之次数由多变少再增加。一开始时以较轻重量,例如10RM之重量,之后每回合逐渐增加重量,一直至3~4RM之重量,再于之后每回合逐渐减轻重量,一直至原来10RM之重量。例如实施5回合(一定要单数回合)之蹲举,次数如下表 :
D4 X; M) f2 t3 l" a) S% ~7 _# n" T/ Z6 n& ^% |2 M9 J w$ d6 h
Repetition \ Set 1 Set 2 Set 3 Set 4 Set 5 Set 6 Set 7
* l! A- J% H7 yRepetition 10 8 6 4 6 8 10 ; t; o; f: {' \7 Q7 L
/ u7 R* d0 }$ i0 U3 ?' Y/ L
* P/ {% {6 V* [. D! m( `9 M ~, a
- [6 w5 n7 ~8 j: H' k7 W4 I5 \
Tonnage System :, I3 \: ^7 ]1 r; j9 K7 A3 }* U
这种训练采用高负荷(重量)而次数少之方式,所以对肌力很有帮助,对肌耐力相对的就比较差了。训练一肌群时,采用6~8 Set,休息时间较少,所以也比较累,而且所花费之时间亦较多,但是对肌力真是"他X的"有帮助啊~~~!
$ Z$ ?* D" E! f0 a8 o4 r! vFor example:仰卧推举# H* t. m0 y8 m. g( C& ^) K
! Z) F2 Y; s3 B I" o
Repetition \ Set 1 Set 2 Set 3 Set 4 Set 5 Set 6 Set 7
7 l' \6 X$ ~. A3 O! URepetition 6 6 4 4 2 2 1
) U; L. C' U' P3 xIntensy 100kg 100kg 105kg 105kg 110kg 110kg 115kg 2 W1 l: j2 d$ b- N
: [2 C) |& K, _) U
P.S:想把自己练死的,建议采用此种训练法!
: F! w( s/ W+ X" M/ W- x% C7 P" q" u! k; w% J
" u( S% s$ J' {1 F* x- Q) ASuperset System :一回合训练主作用肌群,然后接着下一回合马上训练拮抗肌之训练,以期这两种肌群之平衡,这样可以减少运动伤害,而且肌群平均发展的话,外型比较美观。0 u$ V8 D& |( I/ Z
每一肌群3~6set,每回合做8~10下。4 B; \$ v4 _2 x+ g' X% h7 h2 l1 H
例如:
$ p4 W1 ~, v& T
. _* S ^2 c, u: M肱二头肌(弯曲) 1th. Set 8 Repetition
6 l5 v1 x0 B# Z+ X% ^4 j" O0 j肱三头肌(伸直) 1th. Set 8 Repetition
& t r. u& v5 Z& B如此每一肌群反复 3~6 Set
c0 ~. G0 R9 W9 e( ]. R& E% N+ I2 u+ y. `
P.T.A.(Pain-Torture Agony) System :0 C) z' Z4 w6 Z3 b
P.T.A.可不是P.T.T.(怕太太)喔,就Pain-Torture Agony字面上来看就应该知道很痛苦了,虽然怕太太也很痛苦......又开始废话了....AnyWay!这种系统,每种肌群只做1回合,每回合以8~12RM之间之重量,注意喔,不限次数,但要做到整个肌群开始挣扎颤抖,觉得快要废掉为止,也就是要将次数做到极限就是了。适合刚开始接受重量训练的人,因为短时间内会进步很大,但是要小心运动伤害,偏偏初学者又因不懂节制,常会有运动伤害,所以.....自己看着办吧。 G. p {8 e% r7 h W
, d/ e% m( O8 ^9 g* ?
Cycle Train System (循环训练系统):嗯.....这个模式适合复健使用,所以.....并不太建议一般人使用,总之就是在健身房一台一台的练,所以叫循环,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各个肌群循环的练,总之我了解的并不是很详细,如果有哪位知道的话,麻烦告诉我。( V$ k' f, |% q. K2 V" ~$ `
# M0 X1 e: \1 u. ]+ n) F fPercent System (百分比系统):
! u: T6 f% Q8 A" K7 _2 @! e5 h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大肌力之百分比来决定训练所采用的次数与重量。
& j& [: K0 M' y, K3 }/ s
* F8 J7 A- ~# O4 c+ ]: d. CManual Resistance System (人工阻力系统):知道吗?到现在为止我们所啼之重量训练皆以强调 "正功(Positive Work)"为主,听不懂正功吗﹖没关系,站长知道你们资质鲁钝,所谓正功讲白话一点就是上推或上举的动作,而本系统则相反的以训练 "负功 (Negative Work)"为重点,也就是下放的动作。特别的是训练负功之重量必须大于正功,有的人认为重量大概是正功的150%才够,但是无论如何,想练负功只有两种方法啦 :
$ ^( S2 N" z. |$ [ ]5 D6 O. i$ Q" x/ t
(1)除非有专门仪器,否则只能靠同伴帮你在上推后加强重量,所以非常麻烦,站长不建议使用。也有人是两手上推,然后左右手轮流以单手下放。
. b( m# |- B& I& d- k5 @) V3 r- q6 K, U. B- K$ D8 Q9 d7 m
(2)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下放时,以上推时两倍的时间来完成,例如卧推时上推花2秒,那下放时就花4秒。
# H" S/ b' f& G2 R( m! ]5 s2 y, i# e3 w
$ A9 p' x- d. p! ~* S三大能量系统
2 J2 S, d' M& ~# P- x9 g4 |. g7 |* d) P
重量训练主要将人体分为三大能量系统:2 a0 \+ N0 y z+ o E9 p
7 A. `! I$ q" Q# M, `' z& [$ M6 ~ATP-PC能量系统/ y8 v1 w/ \/ w. `
主要是训练力量与动力性,训练时需要1RM的90~85%之重量,所以只能举3~4下左右,而且会很快耗尽肌肉之ATP-PC能量,所以每回合需要2~3分钟的休息时间才能恢复,偏向肌力之加强。5 l+ j- F" c! [3 G
$ y `: W: `% n* S+ ^- D: H8 \有氧能量系统主要是训练肌肉的耐力,训练时需要1RM的30~60%之重量,因重量轻所以次数较多,每回合只需要20~30秒的休息时间即可恢复,偏向肌耐力之加强。注意喔,此系统并非有氧运动,它的摄氧量并未达到有氧运动的标准。
8 m5 }' p& {4 z1 {# Q
9 O, u. }1 p+ N5 ~* P/ Z& ?. E乳酸能量系统, `, Z* I8 A2 ~( ]8 Z6 o$ m& `
持续高强的负荷1~2分钟,所负荷的重量为1RM的65~80%,同一肌肉群要连续数回合。每回合需要1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此可趁大量乳酸未完全排除时再加以训练,以加强肌肉对乳酸之适应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