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祝 于 2010-11-11 10:27 编辑 : Q: ?: F9 @! M$ t" z8 U$ M* o, X
7 r2 q! e+ B$ |8 O9 H; O1 s
0 n* }# B* O7 l, x# ]8 w. {0 {力竭的窍门
- J* l/ d- j. k8 {8 C- S" }
4 R1 n% @" Q; i3 h4 X6 F
- m. d$ ^7 ?5 M; `" l
# @2 c* a8 j: ]7 q8 a 在健美训练中,我们经常需要练到肌肉力竭。学会正确地运用力竭,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打造健美体格。' V5 s, P# y" g: q9 G, z
; y" ^, T) x5 H1 I: r- U 本文将讲述力竭的定义,以及为什么要练到力竭、怎样练到力竭以及何时练到力竭。
$ G4 N8 C0 q9 v2 n& n$ {$ K6 A( u3 _# V# c7 O
力竭为什么能促进肌肉增长
% H) E3 C" ]/ c$ f: N4 b+ A5 N$ m9 y0 N' F; i) u
研究发现,练到力竭,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只需通过简单地分析肌肉增长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推理出来。$ U% B( T. {0 M- f' T
$ ~# ~! e. a0 a! ^6 a *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会造成肌肉纤维有微小损伤。
" A" K1 P" [, V: f7 o4 y) ?) ~5 ]1 z, _2 R( U" U9 R$ q
*肌肉纤维的微小损伤和撕裂,以及随后的恢复和重建过程,是力量训练刺激肌肉增长的过程。; @1 [) A: N* ]$ n7 Q
6 ]& A+ h- n; q5 U. I' v *练到力竭,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导致更多的肌肉微小损伤。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练到力竭与不练到力竭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增长。6 [# g) p0 |$ `* g! C/ D# e
0 |/ Z( K+ k+ U2 D. W& T *研究还表明,与不练到力竭相比,练到力竭可以使体内的生长激素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练到力竭,会使肌肉中产生一些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比如乳酸。! u/ j8 ]' `0 l- a: t
* s _* e1 D r, p
; G1 k* f( i( E, Z
罗尼.库里曼和克里斯.科米尔
# D d4 n/ r. X" X* H% |6 ~( K$ {
为什么要练到力竭
! k; h( T( Y* P* j( j( t! P* @6 \9 }
如果你经常练到力竭,就会对身体的恢复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其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每一次练到力竭,以及在练到力竭之后,继续采用高强度训练法则超越力竭,都将使你训练后的恢复时间延长。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练到力竭呢?
7 @$ a. ?) i7 e) c1 W0 q9 E$ k" u6 C
*职业健美运动员斯坦.易菲丁在多年的健美训练过程中,也会经常练到力竭。而且一般都是在高训练量的增肌训练课最后练到力竭。“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每个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使更多的血液流进肌肉,从而使那些包裹在肌肉纤维外面的筋膜,得到扩张,”易菲丁说,“采用这种方式训练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在一个小时之内,举起尽可能多的总重量。”4 {0 H: R1 ~& D
/ ?+ o! Y" e k$ T *与点到为止的训练方式相比,练到力竭,有助于增强你的意志品质和心理韧性。“练到力竭,可以帮助我找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易菲丁说,“通过采用一个渐增负荷的训练计划,练到力竭,可以使我达到极限,然后,超越极限。”9 v3 c* ~+ {1 o5 Y# V$ W! ^7 A% E
6 j* D6 Y( x+ n1 t *职业健美运动员德瑞克.范思沃斯喜欢通过练到力竭,来充分刺激其快速肌纤维(也就是对增大肌肉体积和力量贡献最大的肌纤维类型)。“我练到力竭的目的,就是给肌肉施加超负荷的刺激,”范思沃斯说,“我觉得,每个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都应该练到力竭,所以,我会在每个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倾尽全力,毫无保留。”. A3 g8 E1 s- Y5 C' g1 @6 S. u
, Z! x0 P( `$ r4 ~% G; k *“我之所以喜欢练到力竭,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肌肉变得更大块、更结实、更饱满、线条更明显,”职业健美明星-克里斯.科米尔说,“练到力竭,可以刺激平常刺激不到的深层肌肉纤维。”* F6 F+ U4 T2 I$ i
+ F2 B5 r. C: B( N, X8 F8 l7 Z- @$ {( E- f: A) p
怎样练到力竭
. H; P/ }) W4 b0 V: x5 }, n9 Z
' \- E$ m2 y+ p. m9 S+ J6 r5 y$ B& u2 j; h9 }" R( [, o/ @+ }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