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龙的腹肌
/ R3 r; A! Q; W9 Z$ a0 L( L6 f1 W7 C) x5 f F8 }; F
在李小龙身体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结实,线条最清晰。《黑带》杂志记者米托·尤拉回忆说,李小龙特别注意腹肌力量训练,他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腹肌,那么干一切事情都"没门"。
) J- `2 u- L* s# {$ A/ t2 x. c2 X ~. d+ N
琳达说,李练习腹肌简直到了"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罗马练习椅、悬垂举腿、倒挂起身......查克 ·诺里斯说有一次到李家时,看见他把儿子布兰顿(李国豪)放在腿上练习举腿,同时双手持哑铃扩胸。赫伯·杰克逊说,李还告诉过他正确的倒挂起身方法不仅要向上"卷缩",而且在到达上边时身体扭转,使深层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
! n, Q' A7 \. b; r0 @& ^/ ~
4 P2 w9 J8 D# g" ` 另外,李小龙还自己创造了一种难度很大的腹肌练习法.他称其为"升旗"。当他躺在长凳上时,双手握住头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撑凳面,腰腹和下肢笔直悬空,甚至这样,他还能做举腿练习。影片《龙》的演员博林·杨回忆说,在影片拍摄期间,他曾目睹了布鲁斯的这一"升旗"绝活,真是惊呆了。他说李居然能把身体和下肢笔直悬在半空而且还能举腿,真是不可思议!他说一个世纪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能人了。
3 X; N$ w' B/ d3 t5 U6 U, G: B6 ~6 X% l% Z/ K! ~# X% k* {
有氧训练计划+ n$ I/ H0 L( p# k5 j
8 K8 @' e5 n1 \1 {+ w
李小龙的天资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体格可使任何健美运动员为之羡慕,他所有计划都是以改进肌肉线条为目的。李小龙认为,通过长期训练身体最大肌肉群结合有氧练习的方法,可达到最大限度消耗脂肪的目的。4 U% Q) y3 Y# b8 k! ?
8 z, `9 e$ ]* y' i
李小龙是有氧练习的积极倡导者,在健美界还未认识到有氧练习益处之前,他就熟知并积极采用,有时还在力量练习后进行有氧练习,他当时运用较多的计划是15--45分钟内跑3--10公里。2 n4 o& M6 Q5 `/ E: A! H- j
4 I9 A& Z. |# X) E
鲍勃·沃尔回忆说:"布鲁斯的8公里跑得还不错,有时他会给自己出难题,他有时会后退跑,有时他会在大风天里跑,有时跑一公里,走一段, 再跑一公里。"鲍勃说,"每次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种受罪,布鲁斯是名全能型运动员,和他一起练习不容易,他在任何练习中都好强。"* N* {5 g' E6 W3 W6 `6 ^- C8 F2 ^
K2 y7 @( J. J0 L% ?
另一名曾和李小龙一起进行过有氧认为练的是卡里姆·阿当贾巴尔,这位美国NBA前超级明星回忆说:"当我们在1970年夏天一起训练时我们经常在贝爱市的罗丝克迈尔大街上跑步,有时我也跑山路,然后进行健美练习,有时他也采用骑45分钟固定自行车,直到浑身大汗为止。"
) V, ]0 a+ J8 R' p9 e6 {- N0 D& e! E8 d
赫伯·杰克逊回忆说布鲁斯在骑固定自行车时 会系上一根韦德腰带(类似于一种桑拿带),他说:"那是一种用氯丁橡胶制作的黑色腰带,他在练习前把它系在腰上,练习后不久开始加压,只看到汗水像溪流一般流淌下来,李感觉到这种腰带对 减少腰腹部脂肪很有效,不管他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身上的确一点脂肪也没有。另一项布鲁斯也喜欢的练习是跳绳。"丹·伊诺桑托也说:"布鲁斯非常喜欢阅读健美杂志,除收集健美练习计划外,还不断地寻找适合他的运动营养补给品,如果发现一种新的品种,他就会马上买来,尝试是否有 效。如果不适合他的话,他就立刻选用另外品种,他永远都在进行实验。
4 \ p' [( f/ N. A7 K) C6 [
# w' ~" ~! L* |+ s- @! U. D 一名本能训练者$ T* j$ j. H% d3 K
U5 W' Z( _% p0 V* Z 李小龙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是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他曾经说过"反思自己的经历,吸取精华,弃掉糟粕,这就是我独特的训练方法。"他在60年代末初步形成自己的训练体系,为日后的深厚功底打下了基础。所以在70的代初期他已成为一名 "本能训练者"。正如乔·韦德说的"一个人在一个训练阶段或训练日,本能地感觉到自己该练什么,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身心达到一种入境的程度,这就是走向完美的开始。": N# j. I! Q/ m4 X
( Z$ X6 V/ V! Z3 i9 A( Y- M, J5 ~ 李小龙在70年代初的训练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训练。鲍勃·沃尔在李小龙死后数次去过李在香港的家,他说:"李的每个房间都有几种健身器械,他一有空就练几下,他的车库,对了,他从来就没在车库里停过车,因为里面全都是健身器材,到处都是杠铃和哑铃,他时刻都在练习。"沃尔说那个时候李采用的是"两练两休"方法,但有时计划也有所改变。一般情况下每项练习3-6 组,每组15次左右,这个时期他的环索练习较多,每次练习中包括各种角度的环索练习,他一直在尝试着不同的方法。"
7 a' S" R% w; s( K" f: r+ V7 _/ {5 S" p. m2 }# t6 _$ P! l$ d
曾拜李小龙学过武艺的泰德华回忆说,李经常进行不同角度的腹肌和上肢力量练习。他的卧推练习很像韦德"轻重训练原则"的应用--用72公斤重量进行3组,每组1O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进行20-30次卧推,然后调高或调低卧推凳进行不同角度的练习。泰德华还补充说李还有一种独特的 "短距用力法",如在卧报时手臂只弯曲8厘米,然后再爆发用力推直,有时还练习一些等长收缩练习。" e6 T7 ?: ?5 i
O- [0 U$ L3 a 遗憾的是,虽然李小龙的本能训练计划和经验确具有实际价值,但是现存的记录少得可怜,所得到的大多数资料和记录都只限于他死前几年,琳达 ·李说布鲁斯的体格在1971年下半年已达到最佳状态.他说李从1972年以后因片约大多和其它事情,训练时间相对少了。她想了一下又说,那期间是一部片子紧接一部片子,回到香港后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健身锻炼。' ]- Y2 I3 M& ^, Y- D0 z5 ~8 B
1 p+ \) I6 ?/ C0 h3 I# Y% h
李小龙的腹肌, e" c, q! g p* {2 j
" _3 I# o" U5 h; X) c
: c2 f$ g' ^+ O! |! k" r, x2 t: D; B% n5 K
柔韧--一神功必备的素质4 P3 {2 \8 j8 ]* X# l R
1 x5 t8 K2 m% m2 ~ 李小龙另外一项健身计划的基本要素是柔韧性练习.李坚信训练前的热身和柔韧练习是全部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他的柔韧练习在每次练习中都坚持进行。这项练习从他年少练功时就开始并取得了好的效果c 然而,后来一次意外使他永远记住了那次教训,那是在1970年。有一次他想"偷懒"在未作任何准备和伸展活动的情况下练习杠铃,导致第4 腰椎受伤神经受压,这次教训对李小龙来讲是深刻的,他在医院里足足躺了3个月,更糟的是医生告诉他今后不能再做踢打的动作和练习,虽然李小龙后来经过实践否定了医生的"判决",但是他永远不会再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了。
( b; |% q+ G+ T2 ~/ R0 _, H6 `7 i+ ~! C9 r! N. ^ x$ C
一代功夫传奇
; F* Y q* O0 Z9 d$ [( H B' M& C$ Z0 E }2 u9 d
尽管人们在评价体质时总是习惯以肌肉的发达度为标准,但是没人能够否认李小龙那精干发达的身躯和出神入化的武功,他不愧为一代"武功传奇",尽管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神化般的故事永存人间。 罗马哲学家西尼卡说过:"生命,如果你知道如何去度过她有价值的时光,那将是永恒的。"李小龙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和敬业精神,他充满艰辛拚搏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却是充实的,他留给后人很多,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