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维肌痛综合症 ) Z, U& Q) ]! Y4 K3 Z
/ A0 }( X Q, I; H/ G F; E; ]* n; j: W8 f
6 k& L% I7 D* b6 P; f纤维肌痛综合症(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econdary fibromyalgia syndromen),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症(primary fibromyagia syndrome)。* B! h; B4 A1 w; R
# m0 L' Q7 `' |! G5 ?+ K0 {" G 5 X& m) V" n8 \/ S/ Z/ N( [' ^" b
! K9 s; H7 _! E5 ]- E: ` Y/ g9 u
; _' j! A7 g, k$ n4 [: U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对它的治疗方法也不多。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弥漫性慢性疼痛,除“压痛点”之外,别无客观体征。所以不仅治疗选择不易,疗效评定也颇为困难。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觉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据认为这几方面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成因有关。而疗效则主要根据治疗前后压痛点数目及症状的变化而判定。+ X0 g* a& G$ o% r1 q! b2 H
4 ?/ _1 n- P# ~7 ~# Q$ P1 t) l i
1 Y$ N" Z2 v$ W9 D! E治疗方面较重要的一点是给患者以安慰和解释。告诉患者它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不会造成终生残疾,以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 O6 Y) g, k7 | ]' ]$ H% n
( |! o7 U7 B: @. a, p! c4 B
6 J5 {, p, T9 ]/ u7 x2 Q4 N) b: x
在药物治疗方面,多数作者报告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胺苯环庚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理想药物。它们通过:①抗抑郁;②增加非愉动眼睡眠,减少快眼动睡眠;③增加血清素含量;④解除肌痉挛等作用达到改善睡眠、减少量僵和疼痛的效果。阿米替林10mg,根据可缓慢增至20—30mg,或胺苯环庚烯10—40mg,均为睡前一次服。其副作用为口干、咽痛、便秘,由于剂量较小,病人大都可以耐受。& E. V7 |( a3 t% B! Z N
近年发现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定疗效。它是脑组织许多甲基化反应的甲基拱体,且具有抗抑郁作用。" k, \$ @, v3 }3 b
' X( W7 U: t% Y a* m7 j
. T( e6 L" i# _- a7 b" L! p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文献报道心血管适应训练(cardiovascular fitness training)及肌电图生物反馈训练(EMC-biofeedback training)有一定疗效。McCain等将42例原原性纤维肌痛病人分为心血管适应训练和弹性运动组(flexibilty exercises)。每组病人每周训练3次,每次60分钟。心血管适应训练脚踏自行车测力计,运动时要求心率要超过150次/分,并且持续时间逐次延长。灵活运动组只是做各种活动,心率很少达到115次/分。20周后,两组比较,心血管适应训练组在压痛点的压痛程度,病人和医生的总体评定方面均有明显改善。Furaccioli等对15个原发性纤维肌痛病人在5周内进行了15次肌电图生物饭训练,其中9人在晨僵、压痛点数目及压痛程度方面均有改善。治疗结束后,这种改善一直持续了6个月。此后的对照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结果。
. `3 h! j7 k S3 ~: b* v8 o3 m0 Z- `) e
( ^2 B3 i v/ _) b' E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刺激、针炙、近摩等均可试用。这些治疗的疗效和机制尚有等进一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