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伤的原因预防和伤后训练
5 w9 J' ~+ h2 p- g% S$ |5 U0 _. ^8 d4 t2 p1 U. ]* `
+ v' v; X- E' t* A! G2 K9 V: T4 {! i. P, c" v2 t. L H; R
受伤是健美训练获得成功的最大障碍。而受伤又往往是在训练者不注意时突然发生,因此重视、预防、治疗运动创伤,应是健美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十分关注的事情。 & L# I. [; p+ R( E. J# K
/ W, Y n# x' i0 w g 为什么会受伤) [# C v9 E) V! R, _* ^7 D
一、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受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伤观念,在训练中不能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既缺乏训练经验,又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训练,或在训练中畏难、紧张、犹豫不决。这都是造成受伤的重要原因。
9 A( X1 M2 n% e) H" ~ 二)准备活动不适当。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适当,是造成受伤的首要原因。
! Z9 v1 F! Q& z3 D
- s" A6 w' p$ [, M( j 1、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身体各器官系统没有被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进行训练,由于肌肉、韧带没有活动开,身体协调性差,固而很容易发生软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
( j5 t2 A, P) Y 2、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神经和其它器官系统的兴奋性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开始训练。
( x( C* }* @0 E 3、准备活动与训练内容脱节。训练中主要用力部位没有活动到、活动开。
8 s+ A2 o6 P: U8 R8 z8 X 4、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在进入正式训练前已感疲劳,正式训练时身体机能不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3 Q' U6 M0 p9 `: s+ C! H
5、准备活动距正式训练时间过长。开始训练时准备活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已减弱或消失。% t+ `: T! q2 w2 ?
三、身体状态不佳。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带伤或伤病初愈及身体疲劳时,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此时参加训练很容易因肌力较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而受伤。$ I- I i5 e ?4 c$ L. J0 C
# w; d* D! Q9 h" g5 v) P, T$ ]6 l
四、大重量训练过频。大重量常会使肌肉等组织发生轻微创伤,若大重量训练过频,韧带、肌腱得不到充分的恢复,就会发生肌腱炎,甚至发生肌腱和韧带破损,大重量训练过频还会使肌肉与骨骼力量的增长不相适应,造成骨骼变形、劳损等损伤。
* D8 c& F0 o) k: b. P* N5 P; ]" }
# v2 L- q3 ~+ f, q& J 五、训练前不严格检查器械和场地。如果活动哑铃的螺丝松了,做飞鸟练习时就可能掉下来。杠铃杆太滑,手就应抹上镁粉再去抓握,否则做卧推时不慎掉下来,那可要砸死人)。
5 g+ D* H1 v3 U, ^. e6 k1 g4 T3 R7 ?& i% k) Y
训练场地太滑,杠铃转动不灵,器械年久失修或维护不良,器械安装不牢固或安放位置不当,器械的高度、大小与轻重不符合练习者需要,缺乏必要的防护器具(如护腕、护膝、宽皮带等),训练时服装与鞋袜不适宜等,都可能成为受伤的原因。
1 G/ K! p; c1 j9 X+ w; G+ l/ c* i9 W. u/ F0 B7 O r3 z# L; Q
六、不良气象固素的影响。气温过高,易发生中暑和疲劳;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导致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下降;潮湿高温易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良易使人反应迟钝。这些也能成为受伤的原因。
2 H" L' u5 d5 f4 T( S7 ~
9 F' H. O3 ?4 W 此外,不重视休息与恢复,忽视营养和睡眠,缺乏保护与自我保护等均可能导致受伤。
- z. [# ~$ a5 j6 m
" D3 ]) j" @* |* l' v8 }# d* n, K8 a) P+ D. F1 S
如何预防受伤
2 M) [+ c) n! g. p% c 一、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训练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的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与训练开始不要超过四分钟。间歇时间过长或改练其它部位时,应补做专项准备活动。/ k" J6 N2 U: ]+ q
二、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训练后必须做一些伸展放松练习,以加速运动部位的恢复。例如,做完硬拉和深蹲后,可悬吊在单杠上,然后做提膝下放或直腿左右摆动等动作,以及脊往恢复原来的机能状态。
( d) \, `; j) T0 }$ Z$ g& h: H* l. c Z3 _
三、大重量训练要适可而止,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没有把握,最好请人保护。不要经常借力训练。做动作时不要速度太快和突然启动。间隔时间较长再练时,要减轻重量、降低强度。4 v9 J3 f. J% ^6 q
, H( x/ L. t! [6 o 四、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安全检查。常练健美者最好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参加比赛时要进行补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隐患,采取措施。/ ^* j$ i D! n2 |
/ B6 ?4 t# t f0 y6 D; j
五、注意身体的警号,疲乏、焦虑、长期有时断时续的肌肉酸胀疼痛等是身体发出的警号,若置之不理,则小伤会酿成大伤。软组织损伤一般恢复较慢,若处理不当,轻则造成慢性损伤,重则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0 {# a( J: @% T
0 W! Q4 h, z, Z' f, |1 ? 六、认真总结预防伤害的经验。要认清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
_! S6 g0 d, Q. b+ q& ?
5 |% [( ~$ Y6 l4 V: a
0 a+ y& j9 J% A+ t& Y: g) ~ 受伤后的休养与训练安排* M9 g7 O+ }/ ~: l; y/ B6 F. H
一、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受伤后应立即进行治疗,切不可延误,即使是轻伤,也不要掉以轻心。9 Y% Z% f" ?1 a+ k1 P7 n. w/ C
二、保证休息和营养。除积极治疗外,还要保证休息和适当的饮食营养,以加快康复。0 e- t. D% L: G4 w
/ s: T$ x+ D$ }' b% h8 G. t5 Z( ?
三、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实践证明,受伤后恰当安排训练,能促进伤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受伤组织的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可防止或减轻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受伤组织的松弛,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合理安排伤后训练,还能保持肌肉块不消减和良好的训练状态,以利伤愈后尽快投入正常训练,防止因伤停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 S0 q/ b- [' D+ W
# R; O2 l1 G/ {9 c% V. w 安排伤后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p' a5 a$ B) \
1、减轻伤处负担。不仅不要做影响受伤部位的动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不给伤处增加负担。' A9 c* R3 y6 I1 \, g
2、未受伤部位的训练不宜过量。这是为了避免这些部位负担过重,从而引起新的伤害或过度训练。) ~- I7 @" o5 a N+ Z$ O
3、避伤训练。例如,受伤的颈部肌肉妨碍了深蹲的顺利进行,即可用半蹲代替。卧推时肩关节锁紧,会涉及伤痛的肩部肌肉,若只做半程动作,肩部就不会感到疼痛了。避伤训练目的是要加强对受伤部位的保护。因此,要随时注意伤处的变化。一旦有不良反应,即应停止训练,以使伤部得到休息。
: _0 @. y( o, u3 R+ Z0 B" G 4、受伤后恢复训练时,运动量要逐渐增加,以加强对伤处的保护。还应注意关节可能变僵或变形,加强关节活动,使其逐渐适应训练。2 g& R+ |) i* J$ {8 x$ ~; `+ N( k4 S4 z
2 P8 ]$ f; b3 B) B) ^" a
4 b/ r* R, v: a) L9 ]8 A: v; A5 t: A( e, k4 p- u
: z5 m. ?. }5 G2 w# J6 \
损伤的按摩疗法。
4 V- e; C& @/ x- { 按摩是治疗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经济、简便。按摩的主要作用:
& l7 k0 q) ]1 Q1 K; t( {; R 1、舒筋活络,宣通气血。受伤时气血阻滞,经络不通。按摩能扩张血管,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宣通血脉。
9 d# t E! \* \$ y3 N 2、缓解痉孪,减轻疼痛。按摩能缓解伤部血管、肌肉的痉孪,使周围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减轻伤部的疼痛。
& U% C4 v C0 m3 H 3、活血化瘀,消除肿胀。按摩能加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增强伤部的物质代谢,促进瘀血的吸收,消除水肿。( p' x" O( J- e' c; e! o
4、消散硬结,剥离粘连。伤后局部气血瘀结而产生的硬结、粘连,是造成长期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按摩能使硬结松解,使肌肉与筋膜、韧带与关节囊的粘连分离,恢复其功能。
( i6 ^6 ~% |) w2 G 5、顺筋正骨,整形复位。按摩能使脱位关节整复,滑脱的肌腱复位,使神经、肌纤维、韧带微细错位理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