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推一拉塑造美丽上身
5 g/ g4 g3 ]& l$ |+ R2 N$ S/ K* s6 I. R8 }: L2 Z% C0 j
虽然追求身体平衡发展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行中却不那么容易。幸运的是你可以通过以下的“推与拉”相结合的训练计划来争取肌肉的全面发展。
- ?8 ?6 V% }# p8 ]; I" U6 `" l1 p- p/ n6 o
三大优点 ; M( w7 V% h$ O5 g% Y$ Y, G( a
! o* p1 K' V9 p- n+ ]9 u6 W
一套“推与拉”分部位练习能够有效连续地锻炼上半身肌肉,全面加强力量,在练习过程中,使用不同手段练习同一部位的肌肉,既提高锻炼效果,又减少了恢复时间。由于这是一个十分平衡的练习计划,在练习中你会很快发现自己身体的优势与缺点所在,从而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与补救。 % k7 T* R+ \- t7 h
" R* ?& D* M% x6 C8 a; v 除此之外,这套计划可以把每周3至4次的上肢练习浓缩为两次。经过4——6周的锻炼,你就能初见效果,包括力量的增长与体型的改善。
* ~" A1 u. C7 X% p* Y0 G. ]* t2 T. {- x, N2 L
练习方法: 5 b* E/ Q7 @( m* f9 Q5 V
6 W8 Q5 }2 _, ~4 e 每套练习每周做1次。先练“推”或“拉”都可以,但一定要在两次练习之间安排1天休息,以便肌肉得到恢复。当然你也可以在两次之间练下肢或者有氧运动。练习的顺序是先大肌肉群的多关节动作,比如胸与背部推举与下拉,然后再练小肌肉群的单关节动作,比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弯举与下压。 0 E3 F7 {) o: b: r+ I3 f6 Y
! H3 T" \) e3 e+ F
如何使此计划适应个人情况?
; T. |* z: W* _/ y9 e
- w$ P, ?# x3 g i 1、每次只有30分钟练习时间——把组间休息时间减到30——45秒,然后省略一些相似的动作,但是必须确保每个肌肉群每次得到一项练习。
( @$ p# H7 y) n U+ w
# w' x' c$ b, p' L l+ ~0 d( Y 2、想增长肌肉——保持内容不变,但增加使用重量,减少每组次数。选择可以完成6——8组次的最大重量。 2 ?. Y* s& I4 r5 \. ]
# U2 c0 S) Y6 `0 S* Q* o3 k 3、 想减肥——可以把整套动作编排为循环练习以提高心率与热量消耗。从每套练习中选出5个动作,第一个练习做2组,每组12次,组间休息10——15次,然后以80%的强度练5分钟有氧运动。随后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其余4个动作与有氧运动。注意选择下肢用力的有氧运动,比如健身车,以利于上下肢的平衡发展。 ( T( V- A9 b& K, f
; b( U4 I7 d5 Q5 p% o1 o' S 4、可不可以每天练腹肌——由于腹肌会参与各种推与拉的动作,所以每周已经得到几次锻炼。你可以选择一些不同的动作,每次轮流进行。或者把腹肌练习加入到“推与拉”的套路,比如“拉”日练腹肌,“推”日练其他负责稳定躯干的肌肉,包括腰肌。练习躯干肌肉可以用健身球,稳定板等器械。腹直肌是组成“六块”腹肌的主要肌肉,你可以进行仰卧团身、举腿团身,悬垂举腿等练习。腹肌练习可在整套
}3 K$ k9 B: i8 R7 T! ^9 l5 T动作之前或之后做。
/ H. C4 ^/ c. [0 ]8 v
6 K" E1 L H. I, v/ o 5、可否用俯卧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来代替器械练习——如果你很有力,可以用这几个动作来代替作用相同的练习,比如下拉上举与下压。 $ E! |" r! E1 R8 J' }' P
, _3 V2 C; Z( Y6 M" L
6、感到厌烦了怎么办——你可以改变器械的便用角度,招哑铃、杠铃与器械交替使用。甚至在动作允许的情况下把双手练习改为单手练习,只是别忘了遵循正确的肌肉练习顺序。 * v. V/ w( {+ k0 W
: x' l1 w9 v s6 j( `- j5 w5 O
“推”的练习与动作要领
/ _5 i4 N' U/ Q' l3 L
/ Y2 s. }: R' c2 h% Y. A- ^ 1、哑铃卧推(或杠铃卧推 器械推胸)——仰卧在训练凳上,双手正握哑铃。屈肘,上臂与地面平行。上推过程中哑铃向中间靠拢,举到顶点至几乎相触,停顿一下后慢慢下降还原。 " p, o: B) a* K6 V$ L
% e4 S& y( P3 Y1 {# \- {5 M6 \
2、滑轮夹胸(或上斜哑铃飞鸟)——立于器械中间,双手握住高位滑轮手柄,肘微屈,把手柄拉一身体中线。动作路线呈弧形,似乎在拥抱大树。
8 r! x3 w- W1 d' ~ [) |' v' i( y
3、蝴蝶机飞鸟(或平凳哑铃飞鸟)——两手相对握住手柄、腕、肘与肩成一直线。身体保持正直,把手柄拉向身前,注意肘部不要下降,手柄轻相触后慢慢还原。
( {4 h1 U" ~% I- m6 B) f+ P; J$ a2 D0 L6 B
4、哑铃肩上推举(或器械推肩)——坐在训练凳上,手心向前持哑铃干耳朵两侧。上推哑铃,在顶点几乎相触后慢慢下降还原。注意在动作过程中身体不要摆动。
+ ^$ k- L7 i8 e+ ~* J5 k% |0 q/ ~0 e' P* |
5、哑铃前平举(或滑轮前平举)——双膝微屈站立,背挺直。双手握哑铃于大腿前,手心向后。前举哑铃至肩的高度或稍高于肩,再慢慢下降还原。注意身体不要摆动。
7 r( M7 D0 a5 X9 B1 } |. v5 q
; a# A3 h- }0 C: u g9 | 6、绳柄(或直杆)拉力器下压——双手握住绳柄两肘靠近体侧并在动作中保持不动。手用力下压,直到臂几乎伸直。慢慢还原后重复。
: Y% o0 Q9 B$ q7 G* e; ~. L: w$ b G, o4 S8 d2 c) p% n
7、仰卧臂屈伸(或直杆下压)——仰卧于训练凳上,手持杠铃于胸上。屈肘下降横杠至头前,再用力伸直双臂复原。 & i2 @; R( \) ]% W" ]( `( _
8 A' J$ J" y1 f 8、正握哑铃腕屈伸(或杠铃腕屈伸)——坐在凳上,前臂支撑在腿上,双手各握1个哑铃,手心向下。慢慢伸腕上举哑铃再慢慢下降还原。
% O# J) h* K" c4 ~
4 s# S( i" U7 v' E “拉”的练习与动作要领
. c& T7 r, k$ U; l. A% f, L P
P4 `8 Y V6 v% K: j 1、宽握下拉(或引体向上、俯身划船)——正握横杠,背挺直。下拉时尽量少用两臂力量,下拉横杠至胸前再慢慢还原。
2 q3 {4 ? p" _+ `9 [: t7 t" T
0 ^% [+ N3 e% T8 e8 r2 _1 o 2、窄握坐姿划船(或单臂俯身哑铃划船)——微屈膝坐好,肩下沉,挺胸收腰,保持此姿势从始至终。握住手柄拉向身体,肘部贴近体侧,肩胛骨向中间靠拢。在顶点停顿片刻后慢慢还原。注意在动作中要避免利用惯力。
i" K# v# i) v9 U5 x. s+ \' A& @0 y# F, _1 ?5 G* l( e
3、哑铃侧平举(或单臂滑轮侧平举)——微屈膝站立,双手各持哑铃于体侧,手心向内。以肘带动臂,慢慢将哑铃侧举至肩的高度,有控制地还原。 9 v6 `2 Z, m# H; {) Z
/ F4 n7 C: V+ P 4、俯身哑铃侧平举(反向蝴蝶机后展)——坐在训练凳一端,上身前倾使胸与膝相 - E" Y& }5 H1 }1 }6 M
触,保持腰背挺直收紧。两手持哑铃微屈肘将哑铃举起至与肩平行,慢慢还原。动作过程中用余光注意哑铃上升路线是否正确。 9 G }+ W3 e9 x8 Z
* d7 ^* R1 R1 m2 }' p; W5 n 5、杠铃湾举(或交替哑铃弯举)——微屈膝站立,手心一前握杠铃于体前,握距路窄于肩,向上弯举杠铃至胸前 慢慢还原。 / J T7 t9 D& i9 p* ~
+ J+ ]8 p7 J& P6 @2 Z
6、直杆拉力器弯举(或单臂拉力器弯举)——双手握住低位拉力器在杆,肱二头肌用力屈肘将杆拉至胸前,慢慢还原。
; F+ b# l% `; U5 u) h) {
$ {9 V: T) P% B 7、单臂哑铃集中穹举(或斜板弯举)——坐在训练凳一端,两腿分开,身体稍一前倾,练习臂稳定地靠于大腿内侧。单手握哑铃、弯举至胸前,然后慢慢还原。 3 k* ~+ V2 u& y% j1 }. m
+ i" [! T1 ]- Z- ?/ _ N) Y6 a
8、提铃耸肩(或直立划船〕——微屈膝站立,双手同肩宽正握杠铃干休前。肩向上提,似乎要与耳朵相触。稍停顿后慢慢还原。 v# W- z% j3 H4 \: {
9 G1 ~9 c; O0 {7 S: e 9、反握哑铃腕屈伸(或反握杠铃腕屈伸)——坐在长凳上,小臂置于腿上,手心向上握哑铃,慢慢屈腕将哑铃卷起,慢慢还原。 , w' S+ X/ s4 o# o1 D
; X1 B' I9 q X0 P2 s; A# I# V6 m
以上所有练习各做3组,每组12——15次。练哑铃卧推前多做2组各10次热身。 |
|